金露圓

跳轉(zhuǎn)到: 導(dǎo)航, 搜索

【處方】 生干地黃(焙)、貝母(去心)、紫菀(洗.去苗.焙)、柴胡(去蘆.焙)、干姜(炮)、桂心(不見火)、人參(洗.去蘆.切.焙)、防風(fēng)(去蘆.焙)、枳殼(湯浸.去瓤.麩炒)、蜀椒(去目.炒出汗)、桔梗(洗.去蘆.焙)、吳茱萸(湯浸七遍)、甘草(炙)、川芎(洗.去蘆.焙)、菖蒲(米泔浸一宿)、白茯苓(去黑皮.焙)、厚樸(去粗皮.姜汁制)、鱉甲(米醋炙黃)、甘松(凈洗),各一兩。草烏頭(炮)、黃連(洗.焙),各二兩。

巴豆(去心、膜,用醋煮三十沸,焙干,取一兩,不去油,煮時須親自數(shù)三十沸,便傾出焙干,若沸過則藥無力。一方用甘遂

【來源】 依林巢先生方,天寶七年內(nèi)王元覽進。

炮制】 上為細末,以面糊圓,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效與作用】 治腹內(nèi)積聚癥塊,久患大如杯及黃瘦宿水,朝暮咳嗽,積年冷氣,時復(fù)腹下盤痛絞結(jié),沖心及兩脅,徹背連心,痛氣不息,氣繞臍下,狀如蟲咬不可忍。

又治十種水氣,反胃食嘔逆,飲食多噎,五般痔俈,氣走注風(fēng),有似蟲行,手足煩熱,夜臥不安,睡語無度。

又治小兒驚疳,婦人五邪夢與鬼交,沉重不思飲食,昏昏如夢,不曉人事,欲死俱多,或歌或哭不定,月候不調(diào),心中如狂,身體羸瘦,莫辨其狀。

但服此藥,萬無失一,是病皆療,更不細述。

【用法用量】 每服五圓,小兒兩圓。

心中痰患,姜湯下。

心痛酸,石榴皮湯下。

口瘡,蜜湯下。

頭痛石膏湯下。

一切脾氣,橘皮湯下,水瀉、氣瀉,煮陳皮飲下。

赤痢,甘草湯下。

白痢,干姜湯下。

赤白痢,甘草干姜湯下。

膈噎悶,通草湯下。

婦人血氣,當(dāng)歸酒下,如不飲酒,當(dāng)歸煎湯下亦得。

疝氣、嵐氣、小腸氣及下墜,附子湯下。

常服及應(yīng)急諸般疾患,只米飲、茶、酒、熟水任下。

傷冷腹痛,酒食所傷,酒疸、黃疸,結(jié)氣痞塞,鶴膝,并用鹽湯、鹽酒下。

【摘錄】 《宋.太平惠民和劑局方

目錄

中藥方專題

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。

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

解表劑、清熱劑、瀉下劑、祛風(fēng)濕劑祛濕利水劑、溫里劑、理氣劑、消導(dǎo)劑、驅(qū)蟲劑、止血劑、活血劑、化痰止咳平喘劑、安神劑熄風(fēng)劑、開竅劑、補益劑、固澀劑

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

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:

附:中藥材大全

A | B | C | D | E | F | G | H | J | K | L | M | N | O | P | Q | R | S | T | W | X | Y | Z

相關(guān)頁面

本草圖書


中藥相關(guān)電子書

關(guān)于“金露圓”的留言: Feed-icon.png 訂閱討論RSS

目前暫無留言

添加留言

更多醫(yī)學(xué)百科條目

個人工具
名字空間
動作
導(dǎo)航
推薦工具
功能菜單
工具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