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蘞
A+醫(yī)學百科 >> 藥品百科 >> 中藥百科 >> 白蘞 | 中藥圖典 |
白蘞 Bái Liǎn |
|
---|---|
別名 | 山地瓜、野紅薯、山葡萄秧、白根、五爪藤、昆侖、貓兒卵、鵝抱蛋、見腫消、穿山老鼠、白水罐、鐵老鼠、母雞帶仔、老鼠瓜薯、山栗子、八卦牛、白漿罐、狗天天、癩痢茶、兔核、人卦牛、地老鼠、野著薯、母雞抱蛋 |
功效作用 | 清熱解毒,消癰散結。用于癰疽發(fā)背,疔瘡,瘰癘,水火燙傷。 |
英文名 | Japanese Ampelopsis,Japanese Ampelopsis Root, Root of Japanese Ampelopsisc |
始載于 | 《神農本草經》 |
毒性 | 有毒(一說無毒) |
歸經 | 胃經、心經 |
藥性 | 寒 |
藥味 | 苦 |
白蘞,又名山地瓜、野紅薯、山葡萄秧、白根、五爪藤等,為葡萄科植物白蘞的干燥塊根。分布于華北、東北、華東、中南及陜西、寧夏、四川等地。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泥沙及細根,切成縱瓣或斜片,曬干??梢?a href="/w/%E6%B8%85%E7%83%AD%E8%A7%A3%E6%AF%92" title="清熱解毒">清熱解毒,消癰散結。
目錄 |
基本信息
【植物形態(tài) 】
木質藤本。莖多分枝,帶淡紫色,散生點狀皮孔,卷須與葉對生。掌狀復葉互生,小葉3~5,一部分羽狀分裂,一部分羽狀缺刻,邊緣疏生粗鋸齒,葉軸有寬翅,裂片基部有關節(jié),兩面無毛。聚傘花序與葉對生,序梗細長而纏繞;花小,萼片5;花瓣5,淡黃色;雄蕊5;花盤杯狀,邊緣稍分裂。漿果球形或腎形,熟時藍色或白色,有針孔狀凹點。花期7~8月,果期9~10月。
【性狀】本品縱瓣呈長圓形或近紡錘形,長4 ~10cm,直徑 1~2 cm;切面周邊常向內卷曲,中部有 1凸起的棱線;外皮紅棕色或紅褐色,有縱皺紋、細橫紋及橫長皮孔,易層層脫落,脫落處呈淡紅棕色。斜片呈卵圓形,長2。5 ~5cm ,寬 2~3cm ,切面類白色或淺紅棕色,可見放射狀紋理,周邊較厚,微翹起或略彎曲。體輕,質硬脆,易折斷,折斷時,有粉塵飛出。氣微,味甘。
主治與用法用量
【功能主治】清熱解毒,消癰散結。用于癰疽發(fā)背,疔瘡,瘰癘,水火燙傷。
【用法用量】 4。 5~9g;外用適量,煎湯洗或研成極細粉敷患處。
貯藏、備注與摘錄
【注意】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。
【貯藏】置通風干燥處,防蛀。
【備注】(1)如發(fā)背初起或瘡瘍癰腫,以本品配赤小豆,共研細末,用鮮雞蛋白調和外涂。此外,水火燙傷,亦可用白蘞末外敷。
【摘錄】《中國藥典》
中文名、類別與異名
【中文名】白蘞(《本經》)
【類 別】根類
【異名】白根、昆侖(《別錄》),貓兒卵(《綱目》),鵝抱蛋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見腫消(《南京民間藥草》),穿山老鼠(《浙江中藥手冊》),白水罐、山地瓜(《東北藥植志》),鐵老鼠、母雞帶仔、老鼠瓜薯(《廣西中藥志》),山栗子、八卦牛、白漿罐、狗天天(《遼寧經濟植物志》),癩痢茶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?! ?/p>
來源與植物形態(tài)
【來源】為葡萄科植物白蘞的根。
【植物形態(tài)】白蘞,又名:菟核、白草(《本經》),野葡萄秧、小老鴰眼、七角蓮、上竹龍、早黃鉗、白天天秧。
藤本,以卷須攀援他物上升。塊根紡錘形或塊狀,深棕紅色,根皮栓化,易剝落。小枝光滑,棕褐色,具縱紋。吁互生,掌狀復葉,具柄;小葉片通常5枚,再次作掌狀或羽狀分裂;小葉有短柄或幾無柄,最終裂片披針形殘菱形,大小不等,先端尖,基部楔形,邊,緣有不規(guī)則缺刻狀粗齒,葉軸及小葉柄有翅;葉上面暗綠色,下面淡綠色,均光滑無毛。聚傘花序與葉對生,總花梗長4~9厘米,常纏繞,花小,直徑1.5~2毫米,淡黃色;花萼5片,不明顯;花瓣5片,卵圓形,后脫落;雄蕊5枚,花絲短;花盤杯狀,明顯;子房著生花盤中央,2室,花柱1枚,甚短。漿果球形,直徑6~7毫米,藍色或藍紫色?;ㄆ?~7月。果期8~9月。
生長于荒山的灌木叢中。分布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河北、河南、山東、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山西、陜西、廣西、內蒙古等地。
本植物的果實(白蘞子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采集】春、秋采挖,除去莖及細須根,洗凈,多縱切成兩瓣、四瓣或斜片后曬干。
【藥材】干燥的塊根呈長橢圓形或紡錘形,兩頭較尖,略彎曲,長3~12厘米,直徑1~3厘米,外皮紅棕色,有皺紋,易層層脫落,內面淡紅褐色??v切瓣切面周邊常向內卷曲,中部有一凸起的棱線。斜片呈卵圓形,厚1.5~3毫米,中央略薄,周邊較厚,微翹起或微彎曲。質輕,易折斷,折斷時有粉塵飛出,斷面白色或淡紅色。氣微,味甘。以肥大、斷面粉紅色,粉性足者為佳。
主產河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西。此外,江蘇、浙江、四川、廣西等地亦產。
【性味】苦甘辛,涼。
①《本經》:"味苦,平。"
②《別錄》:"甘,微寒,無毒。"
③《藥性論》:"味苦,平,有毒。"
④《滇南本草》:"性微寒,味苦辛。"
【歸經】入心、肝、脾經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"入脾、肺二經。"
②《本草求真》:"入肝、脾。"
③《本草撮要》:"入足少陰、厥陰經。"
【功用主治】清熱,解毒,散結,生肌,斂瘡,止痛。治癰腫,疔瘡,瘰疬,燙傷,溫瘧,驚癇,血痢,腸風,痔漏,白帶,跌打損傷,外傷出血。
①《本經》:"主癰腫疽瘡,散結氣,止痛。除熱,目中赤,小兒驚癇,溫瘧,女子陰中腫痛。"
②《別錄》:"下赤白,殺火毒。"
③《藥性論》:"治面上皰瘡。"
④《日華子本草》:"止驚邪,發(fā)背,瘰竊,腸風,痔漏,刀箭瘡,撲損,溫熱瘧疾,血痢,燙火瘡,生肌止痛。"
⑤《本草圖經》:"治風,金瘡。"
⑥李杲:"涂一切腫毒,敷疔瘡。"
⑦《綱目》:"解狼毒毒。"
【用法與用量】外用:研末撒或調涂;或搗敷。內服:煎湯,1~3錢。
【宜忌】脾胃虛寒及無實火者忌服。
①《本草經集注》:"代赭為使。反烏頭。"
②《本草經疏》:"癰疽已潰者不宜服。"
【選方】①治癰腫:一白蘞二分,藜蘆一分。為末,酒和如泥,貼上,日三。(《補缺肘后方》)
二白蘞、烏頭(炮)、黃芩各等分。搗末篩,和雞子白敷上。(《普濟方》白蘞散)
②斂瘡:白蘞、白芨、絡石各半兩,取干者。為細末,干撒瘡上。(《雞峰普濟方》白蘞散)
③治聤耳出膿血:白蘞、黃連(去須)、龍骨、赤石脂、烏賊魚骨(去甲)各一兩。上五味,搗羅為散。先以綿拭膿干,用藥一錢匕,綿裹塞耳中。(《圣濟總錄》白蘞散)
④治白癜風,遍身斑點瘙癢:白蘞三兩.天雄三兩(炮裂去皮臍),商陸一兩,黃芩二兩,干姜二兩(炮裂、銼),躑躅花一兩(酒拌炒令干)。上藥搗羅為細散,每于食前,以溫酒調下二錢。(《圣惠方》白蘞散)
⑤治凍耳成瘡,或癢或痛者:黃柏、白蘞各半兩。為末。先以湯洗瘡,后用香油調涂。(《仁齋直指方》白蘞散)
⑥治瘰疬生于頸腋,結腫寒熱:白蘞、甘草、玄參、木香、赤芍藥、川大黃各半兩。上藥搗細羅為散,以醋調為膏,貼于患上,干即易之。(《圣惠方》白蘞散)
⑦治皮膚中熱痱、瘰疬:白蘞、黃連各二兩,生胡粉一兩。上搗篩,容脂調和敷之。(《劉涓子鬼遺方》白蘞膏)
⑧治扭挫傷:見腫消二個,食鹽適量。搗爛外敷。(《全展選編.外科》)
⑨治湯火灼爛:白蘞末敷之。(《備急方》)
⑩治吐血、咯血不止:白蘞三兩,阿膠二兩(炙令燥)。上二味,粗搗篩,每服二鏡匕,酒水共一盞,入生地黃汁二合,同煎至七分,去滓,食后溫服。如無地黃汁。入生地黃一分同煎亦得。(《圣濟總錄》白蘞湯)
【臨床應用】①治療外科炎癥
將白蘞塊根去皮研末,取3兩(用量根據炎癥面積加減)以沸水攪拌成團后,加75~95%酒精調成稠糊狀,外敷患處,每日1次,以愈為度。對于癤、癰、蜂窩織炎、淋巴結炎、各種炎性腫塊等急性感染的初期,有顯著療效。共觀察3l例,除個別病情危急、全身反應嚴重加用抗菌素外,一般不用其他藥物。用藥后疼痛減輕,炎癥很快吸收或局限。一般經治2~3天可愈。
②治療扭挫傷
取見腫消2個,食鹽適量,搗爛如泥外敷。共治80例,66例有效。有的經治4天就腫消痛減而愈。
白蘞
【來源】外治方
【原料】白蘞適量。
【制法】研末,每次取適量,用沸水攪拌成團后,加75~95%酒精(或白酒)調成稠糊狀,外敷患處
【用法】每日1次,以愈為度。
【功效】據報道,本方對癤、癰、蜂窩組織炎、淋巴結炎、各種炎性腫塊等急性感染的初期,有顯著療效。共觀察31例,一般經治2~3天可愈。
【類別】偏方
各家論述
《本草匯言》:“白蘞,斂瘡也,拔疔毒之藥也,此藥甘苦寒平,故前主癰疽瘡,散結止痛,未膿可消,已膿可拔,膿盡可斂。又治女子陰中腫痛,帶下赤白,總屬營氣不和,血分有熱者咸宜用之,敷貼服食,因病制作可也?!?/p>
《本草經疏》:“白蘞,若則泄,辛則散,甘則緩,寒則除熱,故主癰腫疽瘡,散結止痛。蓋以癰疽皆由榮氣不從,逆于肉里所致:女子陰中腫痛,亦由血分有熱之故;火毒傷肌肉,即血分有熱;目中赤,亦血熱為病,散結涼血除熱,則上來諸苦,蔑不濟矣。其治小兒驚癇、溫瘧及婦人下赤白,則雖云驚癇屬風熱,溫瘧由于暑,赤白淋屬濕熱,或可通用,然病各有因,藥各有主,以類推之,或非其任矣,尚俟后哲詳之??傊疄轲勰[癰疽家要藥,乃確論也。”
《本經逢原》:“白蘞,性寒解毒,敷腫瘍瘡,有解散之功,以其味辛也。《本經》治目赤驚癇溫瘧,非取其解熱毒之力歟?治陰腫帶下,非取其去濕熱之力歟?《金匱》薯蕷丸用之,專取其辛涼散結以解風氣百疾之蘊蓄也。世醫(yī)僅知癰腫解毒之用,陋哉。同地膚子治淋濁失精,同白及治金瘡失血,同甘草解狼毒之毒,其辛散之功可知?!?/p>
《本草正義》:“白蘞苦泄,能清濕熱而通壅滯,癰腫疽瘡,多濕火為病,古人所謂癰疽,本外瘍之通稱,此疽字,非近世之所謂陰疽。結氣以熱結而言,苦泄宣通,則能散之,痛者亦熱結之不通,《經》文以止痛與除熱并言,則非泛治一切諸痛可知。目赤乃濕熱之上凌,驚癇多氣火之上菀,溫瘧本是熱痰窒塞,陰中腫痛,亦濕火結于肝腎之絡,總之,皆苦泄宣通之作用。醫(yī)經主治,未嘗不與陸氏《詩疏》同條共貫也,《別錄》以治赤白,亦泄導濕熱之濁垢,曰殺火毒,則約而言之耳。《日華子》謂治發(fā)背,則古之背疽,多是火毒,此與太陽經凝結之背疽不同,不可含渾。又謂瘰疬,面上皰瘡,亦即《本經》主癰腫之義。又謂治腸風痔漏,血痢,刀箭瘡,撲損,生肌止痛,則于《本經》、《別錄》之外,多一層涼血破血,化瘀生新之義。又可作瘍家外治末藥,蓋苦而善泄,義固相因?!?/p>
|
關于“白蘞”的留言: | 訂閱討論RSS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