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診斷學/正常脈象
醫(yī)學電子書 >> 《中醫(yī)診斷學》 >> 四診 >> 切診 >> 脈診 >> 正常脈象 |
中醫(yī)診斷學 |
|
正常脈象古稱平脈,是健康無病之人的脈象。正常脈象的形態(tài)是三部有脈,一息四至(閏以太息五至,相當72-80次/分),不浮不沉,不大不小,從容和緩,柔和有力,節(jié)律一致,尺脈沉取有一定力量,并隨主理活動和氣候環(huán)境的不同而有相應的正常變化。正常脈象有胃、神、根三個特點。
有胃:有胃氣的脈象,古人說法很多,總的來說,正常脈象不浮不沉,不快不慢,從容和緩,節(jié)律一致便是有胃氣。即使是病脈,無論浮沉遲數(shù),但有徐和之象者,便是有胃氣。
脈有胃氣,則為平脈,脈少胃氣,則為病變,脈無胃氣,則屬真臟脈,或為難治或不治之征象,故脈有無胃氣對判斷疾病兇吉預后有重要的意義。
有神:有神的脈象形態(tài),即脈來柔和。如見弦實之脈,弦實之中仍帶有柔和之象;微弱之脈,微弱之中不至于完全無力者都叫有脈神。神之盛衰,對判斷疾病的預后有一定的意義。
但必須結合聲、色、形三者,才能作出正確的結論。脈之有胃、有神,都是具有沖和之象,有胃即有神,所以在臨床上胃與神的診法一樣。
有根:三部脈沉取有力,或尺脈沉取有力,就是有根的脈象形態(tài)?;虿≈?a href="/w/%E8%82%BE%E6%B0%94" title="腎氣">腎氣猶存,先天之本未絕,尺脈沉取尚可見,便是有生機。若脈浮大散亂,按之則無,則為無根之脈,為元氣離散,標志病情危篤。
正常脈象隨人體內外因素的影響而有相應的生理性變化。
四時氣候:由于受氣候的影響,平脈有春弦,夏洪,秋浮,冬沉的變化。此困人與天地相應,人體受自然界四時氣候變化的影響,生理功能也相應地變化,故正常人四時脈也有所不同。
地理環(huán)境:地理環(huán)境也能影響脈象,如南方地處低下,氣候偏溫,空氣濕潤,人體肌腠緩疏,故脈多細軟或略數(shù);北方地勢高,空氣干燥,氣候偏寒,人體肌腠緊縮,故脈多表現(xiàn)沉實。
性別:婦女脈象較男子濡弱而略快,婦女婚后妊娠,脈常見滑數(shù)而沖和。
年齡:年齡越小,脈搏越快,嬰兒每分鐘脈搏120-140次;五、六歲的幼兒,每分鐘脈搏90-110次;年齡漸長則脈象漸和緩。青年體壯脈搏有力;老人氣血虛弱,精力漸衰,脈搏較弱。
體格:身軀高大的人,脈的顯現(xiàn)部位較長;矮小的人,脈的顯現(xiàn)部位較短,瘦人肌肉薄,脈常??;肥胖的人,皮下脂肪厚,脈常沉。凡常見六脈沉細等同,而無病象的叫做六陰脈;六脈常見洪大等同,而無病象的,叫做六陽脈。
情志:一時性的精神刺激,脈象也發(fā)生變化,如喜則傷心而脈緩,怒則傷肝而脈急,驚則氣亂而脈動等。此說明情志變化能引起脈象的變化,但當情志恢復平靜之后,脈象也就恢復正常。
勞逸:劇烈運動或遠行,脈多急疾;人入睡之后,脈多遲緩;腦力勞動之人,脈多弱于體力勞動者。
飲食:飯后。酒后脈多數(shù)而有力;饑餓時稍緩而無力。
此外,有一些人,脈不見于寸口,而從尺部斜向手背,稱斜飛脈;若脈出現(xiàn)于寸口的背側,則稱反關脈,還有出現(xiàn)于腕部其它位置者,都是生理特異脈位,是橈動脈解剖位置的變異,不屬病脈。
診脈有方法和注意事項 | 病理性脈象 |
關于“中醫(yī)診斷學/正常脈象”的留言: | 訂閱討論RSS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