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蘵
A+醫(yī)學百科 >> 藥品百科 >> 中藥百科 >> 苦蘵 | 中藥圖典 |
苦蘵 Kǔ Zhī |
|
---|---|
別名 | 燈籠草、天泡子、天泡草、黃姑娘、小酸漿、樸樸草、打額泡、敢、黃蒢、蘵敢草、小苦耽、鬼燈籠、爆竹草、劈拍草、燈籠泡草、響鈴草、響泡子、綠燈、野綠燈、蘵、黃蘵、蘵草 |
功效作用 | 清熱,利尿,解毒。治感冒,肺熱咳嗽,咽喉腫痛,齦腫,濕熱黃疸,痢疾,水腫,熱淋,天皰瘡,疔瘡。 |
英文名 | all-grass of Downy Ground-cherry |
始載于 | 《本草綱目拾遺》 |
毒性 | 無毒 |
歸經(jīng) | |
藥性 | 寒 |
藥味 | 苦 |
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苦蘵
【拼音名】 Kǔ Zhī
【別名】 燈籠草、天泡子、天泡草、黃姑娘、小酸漿、樸樸草、打額泡
【來源】 茄科酸漿屬植物苦蘵Physalis Pubescens L.,以果、根或全草入藥。夏秋采集,鮮用或曬干。
【性味】 苦,寒。
【功效與作用】 清熱解毒,消腫利尿。用于咽喉腫痛,腮腺炎,急慢性氣管炎,肺膿瘍,痢疾,睪丸炎,小便不利;外用治膿皰瘡。
【用法用量】 0.5~1兩;外用適量,鮮品搗汁敷患處。
【注意】 孕婦忌服。
【摘錄】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《中藥大辭典》:苦蘵
【出處】 《本草拾遺》
【拼音名】 Kǔ Zhī
【別名】 敢、黃蒢(《爾雅》),蘵敢草(《爾雅》郭璞注),小苦耽(《本草拾遺》),燈籠草、鬼燈籠、天泡草、爆竹草、劈拍草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,燈籠泡草(《廣東醫(yī)學》祖國醫(yī)學版(2):8.1966),響鈴草、響泡子(《湖南藥物志》),綠燈、野綠燈(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 為茄科植物苦蘵的全草。夏季采收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 一年生草本,高25~60厘米。莖斜臥或直立,多分枝,有毛或近無毛。葉互生,卵圓形或長圓形,長約4~8厘米,寬3~5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斜圓形,全緣或具不規(guī)則的淺鋸齒:葉柄長可達4厘米?;▎紊谌~腋;花梗長約5毫米;萼鐘狀,長約5毫米,上端5裂,裂片披針形或近三角形,端尖;花冠鐘狀,淡黃色,直徑5~7毫米;雄蕊5,花藥矩圓形,縱裂;子房二室,花柱線形,柱頭具不明顯的兩裂片。漿果球形,直徑約8毫米,光滑無毛,黃綠色;宿萼在結果時增大,膨大如燈籠,長可達2.5厘米,具5棱角,綠色,有細毛。花期7~9月。果期8~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長于田野中,全國各地均有分布。
【性味】 ①《江西民間草藥驗方》:"性寒,味苦,無毒。"
②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:"酸,平。"
【功效與作用】 清熱,利尿,解毒。治感冒,肺熱咳嗽,咽喉腫痛,齦腫,濕熱黃疸,痢疾,水腫,熱淋,天皰瘡,疔瘡。
①《江西民間草藥》:"治天皰瘡,大頭風,指疔,牙齦腫痛,濕熱黃疸,咽喉紅腫疼痛,肺熱咳嗽,熱淋。"
②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:"清熱解毒,利尿止血,消腫散結。治咽喉腫痛。肺癰,腮腺炎;小便不利,血尿。牙齦腫痛,天皰瘡。"
【用法用量】 內服:煎湯,0.5~1兩;或搗汁。外用:搗敷、煎水含漱或熏洗。
【注意】 《江西民間草藥》:"孕婦忌服。"
【附方】 ①治百日咳:苦蘵五錢,水煎,加適量白糖調服。(《江西民間草藥驗方》)
②治咽喉紅腫疼痛:新鮮苦蘵,洗凈,切碎,搗爛,絞取自然汁一匙,用開水沖服。(《扛西民間草藥驗方》)
⑧治牙齦腫痛:苦蘵八錢。煎水含漱。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
④治濕熱黃疸,咽喉紅腫疼痛,肺熱咳嗽.熱淋:苦蘵五錢至八錢。水煎服。(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
⑤治水腫(陽水實證):苦蘵一兩至一兩五錢。水煎,分作二次,飯前口服。(《江西民間草藥驗方》)
⑥治天皰瘡:苦蘵莖葉三、四兩。煎水洗,一日二次。鮮草更好。
⑦治大頭風,頭面浮腫放亮,起疙瘩塊,作癢:苦蘵莖葉二兩。煎水,放面盆內,用布圍住熏之。鮮草更好。
⑧治指疔:苦蘵鮮葉搗爛敷患處,一日換二、三次。(⑥方以下出《江西民間草藥》)
【臨床應用】 ①治療慢性氣管炎
將燈籠草制成糖漿內服,每日3次,10天一療程,共服三療程。每療程結束后停藥3~5天。按劑量分組:㈠大劑量組:每日量相當生藥干品150克。觀察50例,有效49例,其中顯效39例。㈡中劑量組:每日量相當生藥干品100克。觀察45例,顯效16例,總有效37例。㈢小劑量組:每日相當干生藥50克。觀察91例,顯效36例,總有效67例,本品止咳、祛痰、平喘作用均較明顯;始效時間一般在服藥后3~6天。單純型療效優(yōu)于喘息型。副作用:少數(shù)覺胃部不適,頭暈、頭痛及失眠。
②治療黃疸
燈籠草(全草)2株,煎取濃汁加糖適量,每日分~3次服。治療5例均獲愈。
③治療睪丸炎
燈籠泡草2兩,黃皮根1兩,水煎服。每天1次,連服2天。治療20余例,均取得較好療效。
④治療細菌性痢疾
苦蘵1兩,水煎服,每天2次,連服1~4天。治療100例,有效率為95%。
【摘錄】 《中藥大辭典》
《中華本草》:苦蘵
【出處】 出自《本草綱目拾遺》。
1.《爾雅》郭璞注:蘵草,葉似酸漿,花小而白,中心黃,江東以作葅食。
2.《本草綱目》:酸漿、苦蘵,一種二物也,但大者為酸漿,小者為苦蘵,以此為別。敗醬亦名苦蘵,與此不同。
【拼音名】 Kǔ Zhī
【英文名】 all-grass of Downy Ground-cherry
【別名】 蘵、黃蘵、蘵草、小苦耽、燈籠草、鬼燈籠、天泡草、爆竹草、劈拍草、響鈴草、響泡子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茄科植物苦蘵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hysalis pubescens L.[P.esquirolii Levl. Et Vant.;P.bodinieri Levl. Et Vant.]
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全草,鮮用或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 苦蘵,一年生草本,被疏短柔毛或近無毛,高30-50cm。莖多分枝,分枝纖細。葉柄長1-5cm;葉片卵形至卵狀橢圓表,長3-6cm,寬2-4cm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全緣或有不等大牙齒,兩面近無毛?;▎紊谌~腋,花梗纖細;花萼鐘狀,5中裂,裂片披針形花冠淡黃色,5淺裂,喉部常有紫斑,長4-6mm,直徑6-8mm;雄蕊5,花藥藍紫色或有時黃色,長1.5mm。漿果球形、直徑1.2cm,包藏于宿萼之內。宿萼膀胱狀,綠色,具棱,棱脊上疏被短柔毛,網(wǎng)脈明顯。種子圓盤狀,長約2mm?;ā⒐?-12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長于山谷林下及村邊路旁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我國華東、華中華南入西南。
【性狀】 性狀鑒別,莖有分枝,具細柔毛或近光滑,葉互生,黃綠色,多皺縮或脫落,完整者卵形,長3-6cm,寬2-4cm(用水泡開后展平),先端漸尖,基部偏斜,全緣或有疏鋸齒,果實,球形,橙紅色,外包淡綠黃色膨大的宿萼,長約2.5cm,有5條較深的縱棱。氣微,味苦。
以全草幼嫩、色黃綠、帶宿萼多者為佳。
【化學成份】 苦蘵全草含魏察苦蘵素(withangulatin)A,14α-羥基粘果酸漿內酯(14α-hydroxyixocarpanolide),24,25-環(huán)氧維他內酯D(24,25-epoxyvitanolide D),酸漿雙古豆堿(phygrine)。
莖、葉含酸漿苦味素(physalin)B、D、E、F、G、H、I、J、K,5,6-二羥基二氫酸漿苦味素B(5,6-dihydroxydihydrophysalin B),苦蘵內酯(physagulin)A、B、C、D、E、F、G,葉中還含14α-羥基-20-去羥基粘果酸漿內酯(vamonolide)及炮仔草內酯(physangulide)。
【藥理作用】 抗癌作用,苦蘵全株乙醇提取物中分了得到酸漿苦味素F(I)和D(II)。化合物I在體外試驗中對5種人腫瘤細胞株(肝癌HA22T、宮頸癌HeLa、鼻咽癌KB、直腸癌Colo-205、肺癌Calu-1)和3種動物腫瘤細胞株(黑素瘤H1477、喉表皮癌Hep-2、神經(jīng)膠質瘤8401)有效,其中抗肝癌作用最強,對HeLa細胞作用次之。在小鼠淋巴細胞白血病P388體內試驗I也表現(xiàn)出抗癌活性。而化合物II體內、體外皆無效。
【性味】 味苦;酸;性寒
【功效與作用】 清熱;利尿;解毒;消腫。主感冒;肺熱咳嗽;咽喉腫痛;牙齦腫痛;濕熱黃疸;痢疾;水腫;熱淋;天皰瘡;疔瘡
【用法用量】 內服:煎湯,15-30g;或搗汁。外用:適量,搗敷;煎水含漱或熏洗。
【各家論述】 1.《江西民間草藥》:治天瘡,大頭風,指疔,牙齦腫痛,濕熱黃疸,咽喉紅腫疼痛,肺熱咳嗽,熱淋。
2.《上海常用中草藥》:清熱解毒,利尿止血,消腫散結。治咽喉腫痛,肺癰,腮腺炎;小便不利,血尿。牙齦腫痛,天皰瘡。
【摘錄】 《中華本草》
|
關于“苦蘵”的留言: | 訂閱討論RSS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