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熱

跳轉(zhuǎn)到: 導航, 搜索

正常人體體溫為36-37.4℃, 由于各種疾病或其它原因而使體溫升高稱為發(fā)熱, 當人體體溫高達39—41℃時稱為高熱。 高熱在臨床上屬于危重癥范疇。通常指體溫在39℃以上,是人體對疾病的強烈反應。病人面色潮紅、皮膚燙手、呼吸脈搏增快(通常體溫每升高1℃,呼吸頻率增快3~4次,脈搏增快10次左右。如果成人安靜時每分鐘呼吸是16次、脈搏80次的話,那么,39℃高熱時,每分鐘呼吸24次左右,脈搏100次上下)。如發(fā)熱過高(體溫超過 41℃)或過久,會使人體各系統(tǒng)和器官發(fā)生障礙,特別是腦、肝、腎等重要器官造成損傷,應及時采取必要的降溫措施。

目錄

分類

急性高熱

急性高熱指持續(xù)在2周以內(nèi)發(fā)熱.

長期高熱

指發(fā)熱周期在2周以上的高熱. 參見長期高熱.

診斷

高熱是一些疾病的前驅(qū)癥狀,引起發(fā)熱的病因可分為急性感染性疾病急性非感染性疾病兩大類。前者最為多見,如細菌、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、消化道感染、尿路感染皮膚感染等,后者主要由變態(tài)反應性疾病藥物熱、血清病以及植物神經(jīng)功能紊亂代謝疾病所引起。

處理

對高熱患者應及時適當降溫,以防驚厥及其它不良后果。對既往有高熱驚厥史或煩躁不安者,在降溫同時給予鎮(zhèn)靜藥。發(fā)熱待診者,盡可能查明原因,可暫不給予特殊治療,否則改變熱型,模糊臨床征象,延誤診斷。

對于高熱患者,降溫是必要的,但更為重要的是找出確切導致高熱的病因,針對病因治療才有可能徹底解決問題。比如肺炎導致高熱患者需要抗感染治療、敗血癥導致的高熱也是需要抗感染治療、對癥支持治療等。

現(xiàn)場急救

1.物理降溫。用冰袋或冰塊外包毛巾敷頭部,以保護腦細胞。酒精加冷水擦拭病人頸部、腋下、腹股溝等處,喝冰水或冰凍飲料。但不能使體溫下降太快,以免虛脫。

2.針刺十指尖出血瀉熱降溫。

3.即送醫(yī)院診治。

參看

癥狀查詢專題

皮膚癥狀 胸部癥狀 腹部癥狀 生殖部位癥狀 四肢癥狀 四肢癥狀 四肢癥狀 四肢癥狀 頸部癥狀 頭部癥狀 眼睛癥狀 耳部癥狀 口腔癥狀 鼻部癥狀 頭部癥狀 全身癥狀按身體部分查詢疾病癥狀
關(guān)于這幅圖像

點擊部位名稱可查詢更多相關(guān)疾病

按癥狀名稱開頭字母查詢癥狀:

A | B | C | D | E | F | G | H | J | K | L | M | N | P | Q | R | S | T | W | X | Y | Z

關(guān)于“高熱”的留言: Feed-icon.png 訂閱討論RSS

目前暫無留言

添加留言

更多醫(yī)學百科條目

個人工具
名字空間
動作
導航
推薦工具
功能菜單
工具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