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頭翁花

跳轉(zhuǎn)到: 導航, 搜索

白頭翁花
Bái Tóu Wēnɡ Huā
白頭翁花
別名  
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;殺蟲。主主治瘧疾;頭瘡;白禿瘡
英文名 Flower of Chinese Pulsatilla
始載于 本草綱目
毒性  
歸經(jīng) 脾經(jīng)、肝經(jīng)
藥性
藥味

【藥 名】:白頭翁花

【拼 音】:BAITOUWENGHUA

【來 源】:雙子葉植物藥毛茛科植物白頭翁的花。

【功 效】:燥濕瀉火。

【主 治】:治瘧疾寒熱,白禿頭瘡。

性味歸經(jīng)】:苦,微寒。入肝,脾二經(jīng)。

【用法用量】:內(nèi)服:煎湯,1~2錢。外用:研末調(diào)敷。

【拉丁名】:Pulsatilla chinensis (Bge.) Reg.

【考 證】:出自《本草綱目》

白頭翁,多年生草本,高15-35cm。根狀莖粗,直徑8-15mm。基生葉4-5,開花時長出地面,葉3全裂;葉柄長7-15cm,被密長桑毛;

葉片輪廓寬卵形,長4.5-14cm,寬6.5-16cm,上面疏被毛,后期脫落無毛,下面密被長柔毛,3全裂,中央全裂片有柄或近無柄,3深裂,中央深裂片楔狀卵形,或狹楔形,全緣或有齒,側(cè)深裂片不等2淺裂;

側(cè)全裂片無柄或近無柄,不等3深裂?;?-2,花后生長,高15-35cm,苞片3,基部合生,簡長3-10mm,裂片條形,外面密被長柔毛,內(nèi)面無毛;

花兩性,單朵,直立,花梗長2.5-5.5cm;

萼片6,排成2輪,狹卵形或長圓狀卵形,長2.8-4.4cm,寬9-20mm,藍紫色,外面密被柔毛;

花瓣無;

雄蕊多數(shù),長約為萼片之半;心皮多數(shù),被毛。瘦果長3-4mm,被長柔毛,頂部有羽毛狀宿存花柱,長3.5-6.5cm?;ㄆ?-5月,果期6-7月。

關(guān)于“白頭翁花”的留言: Feed-icon.png 訂閱討論RSS

目前暫無留言

添加留言

更多醫(yī)學百科條目

個人工具
名字空間
動作
導航
推薦工具
功能菜單
工具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