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純性肺嗜酸粒細胞浸潤癥
A+醫(yī)學百科 >> 單純性肺嗜酸粒細胞浸潤癥 |
呂弗琉于1932年首先描述本病,故又名呂弗琉綜合征(L?ffler's syndrome)。其特點為游走性肺部浸潤伴外周血嗜酸粒細胞計數(shù)增高,肺部癥狀輕微,多數(shù)僅有輕咳,病程呈自限性,常于3~4周內自行痊愈?! ?/p>
目錄 |
產生緣由
本癥很可能為肺泡的一過性變態(tài)反應,常見病因為寄生蟲感染和藥物反應。約有1/3患者未能查出病因。本病在某些地區(qū)呈季節(jié)性流行,故推測環(huán)境抗原因素在某些地區(qū)亦為可能的病因。
蛔蟲感染是最常見的病因,蛔蟲體多種物質有很強的抗原性。實驗證明,進食蛔蟲卵后,幼蟲移行至肺可發(fā)生本癥典型的肺部表現(xiàn)與嗜酸粒細胞升高。引起本病的其他寄生蟲有鉤蟲、絲蟲、絳蟲、姜片蟲、旋毛蟲和阿米巴原蟲等。藥物有對氨水楊酸、阿司匹林、青霉素、硝基呋喃妥因、保泰松、氯磺丙脲、肼苯達嗪、美加明、磺胺藥和氨甲蝶呤等。尚有吸入花粉、真菌孢子等產生本病的報道?! ?/p>
病理改變
病理變化主要位于肺間質、肺泡壁及終末細支氣管壁,有不規(guī)則的嗜酸粒細胞浸潤灶,有時肺泡內可見成堆的嗜酸粒細胞,極少累及血管。
臨床表現(xiàn)
單純性肺嗜酸粒細胞浸潤癥輕癥只有微熱、疲倦及輕微干咳等,重者可發(fā)高熱、陣發(fā)性咳嗽及哮喘等急性癥狀嚴重時,偶可發(fā)生呼吸衰竭。胸部有濕性或干性羅音,有時叩診可得濁音。脾臟可稍腫大。嗜酸細胞增多,有時高達60%~70%,較正常嗜酸細胞大,并含有大型顆粒。伴發(fā)全身血管炎之重癥患兒可呈多系統(tǒng)損害。
X線胸片可見云絮狀斑片影,大小、形狀及位置都不恒定,呈游走樣,于短期內消失及另一部位再發(fā)。偶見雙肺彌漫顆粒狀陰影需與粟粒性肺結核鑒別。
臨床上常見兩種肺部浸潤伴嗜酸細胞增多綜合征,即單純性肺嗜酸細胞增多癥及熱帶性肺嗜酸細胞增多癥,與寄生蟲蚴蟲移行有關,又可與藥物或化學物質有關,癥狀較輕,哮喘或有或無,X線表現(xiàn)特點是肺浸潤性病變呈暫時性和游走性,血清IgE正常,病程較短,多為數(shù)周左右。熱帶性嗜酸細胞增多癥主要與絲蟲、犬及貓蛔蟲、鉤蟲感染有關,咳嗽伴哮喘,血清IgE增高,病程長短不定,有時可長達數(shù)周,慢性型可長達1年以上。
國外學者將嗜酸細胞性肺炎分為五型。除上述兩型外又有:①持續(xù)性肺嗜酸細胞增多癥,可能與寄生蟲、真菌、細菌或藥物有關;多不伴哮喘,血清IgE正常,病程遷延數(shù)月,有人認為Luffler氏綜合征病程超過1月者即屬本型;②肺嗜酸細胞增多癥伴哮喘,多為肺曲霉菌感染如過敏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,其他致敏原可能為粉塵、藥物、寄生蟲或不明。哮喘著明,血清IgE增高,病程長短不定,一般短于1個月,但有時可復發(fā)或轉變?yōu)槁裕虎垩苎撞。ㄈ?a href="/w/%E7%BB%93%E8%8A%82%E6%80%A7%E5%A4%9A%E5%8A%A8%E8%84%89%E7%82%8E" title="結節(jié)性多動脈炎">結節(jié)性多動脈炎)伴肺嗜酸細胞增多癥,乃多種膠原性疾患之一種表現(xiàn),伴或不伴哮喘,多有心內膜、心肌和心包損害,血清IgE正常,病程多較長,病情較重,呈多器官損害時稱播散性嗜酸細胞性膠原?。╠isseminatid eosinophilic collagen diseaseDECD)預后差。北京兒童醫(yī)院曾見二例均死亡。
近年來有一種"嗜酸細胞增多性哮喘病"或"暴發(fā)性哮喘性嗜酸細胞增多綜合征",在國內若干地區(qū)暴發(fā)流行,可見于嬰幼兒、年長兒至成人。患兒不發(fā)熱或有低熱,突出表現(xiàn)為哮喘與干咳,有時出現(xiàn)瘙癢性皮疹。病情嚴重時,偶可因支氣管、毛細支氣管梗阻及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。X線胸片上多數(shù)有肺紋理增加及肺氣腫,少數(shù)有片狀或網點狀陰影。血內嗜酸細胞增多可高達20%以上。病因未明,有些作者認為是蛔蚴在體內移行的表現(xiàn),有人推測一部分流行可能與病毒感染或真菌孢子大量吸入有關。
此外,重慶第三軍醫(yī)大學病理教研組(1978年)所見40例急性惡性嗜酸性細胞浸潤癥中,31例為2~12歲的小兒,均與葡萄球菌感染有關。除嗜酸細胞性肺炎外,病變極廣泛,涉及小腸、肝、脾、腸系膜、扁桃體、腦和骨髓等?;颊叽蠖嗤蝗话l(fā)病,出現(xiàn)高熱、昏迷、頭痛、腹瀉、咳嗽、抽搐和出血性皮疹,起病后多在1~2天內死亡。尸檢時除上述病變外,還在一些病例中找到皮膚、肺、肝、脾及頸淋巴結等局部嗜酸性葡萄球菌性膿腫。少數(shù)病例在生前或死后血液培養(yǎng)獲得凝固酶陽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。所有病例均未發(fā)現(xiàn)任何組織有寄生蟲或蟲卵。報告者認為31小兒病例占該教研組同時期同年齡階段小兒尸檢病例的6.7%,這類惡性病例提示嗜酸細胞反應與特殊感染之間存在著復雜聯(lián)系,尚待進一步研究?! ?/p>
病癥診斷
本癥的診斷主要根據(jù)外周血嗜酸粒細胞增高伴游走性肺部浸潤灶,且臨床癥狀輕微,能自愈等特點。懷疑由蛔蟲感染引起者,可在癥狀出現(xiàn)2月后,即尾蚴在體內發(fā)育成蟲后,作糞便集卵檢查?! ?/p>
治療措施
一般不需治療。疑為藥物引起者應立即停藥。寄生蟲所致者可予驅蟲治療。如癥狀顯著或反復發(fā)作,可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。
粒細胞明顯增高,可達10%~20%,或1000~2500/mm3。痰液中亦可見到較多嗜酸粒細胞。
關于“單純性肺嗜酸粒細胞浸潤癥”的留言: | 訂閱討論RSS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