傷食泄瀉

跳轉到: 導航, 搜索

傷食泄瀉是指逢年過節(jié),常會因貪吃而傷食,傷食會出現(xiàn)腹瀉,中醫(yī)稱之為傷食泄瀉。

目錄

傷食泄瀉的病因

中醫(yī)認為,飲食過量,停滯不化,或恣食肥甘,濕熱內蘊,或過食生冷不潔之物。

傷食泄瀉的癥狀

傷食泄瀉的一般癥狀腹痛腸鳴,瀉下糞便臭穢,瀉后腹痛減輕,伴有脘腹脹滿,噯腐酸臭,食欲不振等,舌苔垢濁或厚膩,脈滑實。

傷食泄瀉的診斷

傷食泄瀉的鑒別診斷

國家中醫(yī)藥管理局《中醫(yī)病癥診斷標準》1994年泄瀉診斷標準:①有飲食不節(jié)或感受時邪的病史。②大便次數(shù)增多,每日~5次或以上,甚至可達10次以上。呈淡黃色或清稀如水,或如蛋花湯樣或色褐而臭,或夾有不消化食物,可有少量黏液,或伴有惡心、嘔吐腹痛、發(fā)熱、口渴等癥,亦可有腹脹等癥。③實驗室檢查:大便鏡檢可有脂肪球。

傷食泄瀉的并發(fā)癥

均可損傷脾胃,導致脾胃運化失職,升降失調,清濁不分,從而發(fā)生泄瀉。

傷食泄瀉的中醫(yī)治療

中成藥 常用的有山楂丸,適用于傷食泄瀉較輕,伴食欲不振腹脹悶者;保和丸,適用于食積停滯、泄瀉脘腹脹滿,噯腐酸臭,食欲不振者;木香檳榔丸,適用于傷食泄瀉較重,伴脘腹脹痛者;枳實導滯丸,適用于傷食泄瀉重,伴脘腹痞悶疼痛,小便黃少,舌苔黃膩,脈沉有力者。其他藥物還有健胃消食片、楂曲平胃合劑、消積丸、六味安消膠囊等。

病程長者可選中藥湯劑,基本方:焦山楂神曲、茯苓各15克,萊菔子半夏、陳皮連翹各10克,雞內金(研碎沖服)3克。傷肉食者,山楂用30克;傷面食者,加麥芽15克;腹脹疼甚者,加木香6克,青皮枳實各10克。

食泄瀉屬實證,不宜止瀉或單純止瀉。中醫(yī)治療的原則是消食導滯,運脾祛濕,治療初期或許反而加重泄瀉,這正是中醫(yī)的“通因通用”之法。

傷食泄瀉吃什么好?

單驗方 對各種肉類傷食,可嚼食山楂片、山楂糕;對魚肉傷食,可選生姜10克,紫蘇10克,水煎濃汁服;雞蛋傷食,可選白醋1湯匙,加入米湯服,或豆豉10克煎汁頻服;面食所傷,可取生姜3片,加入適量米酒中,加熱服,或飲燉蘿卜汁;腹脹、厭食甚者,可取陳皮5克、生姜3片,加適量紅糖,沸水沖泡代茶飲;兒童傷食,可選 山楂炭12克、青皮6克,煎湯,加紅糖適量服。若腹部脹痛甚,可配合外治法:取紫蘇60克,煎湯,用毛巾浸后擰干,熱敷并用手順時針推按腹部等。

參看

關于“傷食泄瀉”的留言: Feed-icon.png 訂閱討論RSS

目前暫無留言

添加留言

更多醫(yī)學百科條目

個人工具
名字空間
動作
導航
推薦工具
功能菜單
工具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