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椏果
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>> 藥品百科 >> 中藥百科 >> 五椏果 | 中藥圖典 |
五椏果 Wǔ Yā Guǒ |
|
---|---|
別名 | 西濕阿地[僾尼]、西濕阿地 |
功效作用 | 解毒;收斂。主腫脹;痢疾 |
英文名 | root or bark of Hondapara, root or bark of Indian Dillenia |
始載于 | 《新華本草綱要》 |
毒性 | |
歸經(jīng) | 心經(jīng)、大腸經(jīng) |
藥性 | 平 |
藥味 | 酸、澀 |
Dillenia-indica L.
【藥 名】:五椏果
【來 源】:為五椏果科植物五椏果的根、皮。
【主 治】:用于瘀血腫脹、皮膚紅腫、無名腫毒、癰疽瘡瘍、蟲蛇咬傷、痢疾、腸炎、秋季腹瀉。
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:酸、澀,平。心、大腸二經(jīng)。
【用法用量】:內(nèi)服:煎湯,3-10克?;蜓心_水服。
【別 名】:西濕阿地(僾尼語)
【動植物資源分布】:分布云南。
【考 證】:始載于《新華本草綱要》?! ?/p>
目錄 |
五椏果.版本二
簡介
【出處】始載于《新華本草綱要》。
【拼音名】Wǔ Yā Guǒ
【英文名】root or bark of Hondapara, root or bark of Indian Dillenia
【別名】西濕阿地。
【來源】
藥材基源:為五椏果科植物五椏果的根或樹皮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Dillenia indica L.
采收和儲藏:根夏、秋采挖,樹皮春、夏、秋季剝?nèi)?,均曬干備用?! ?/p>
形態(tài)特征
【原形態(tài)】五椏果 常綠喬木,高達(dá)30m。樹皮紅褐色,開裂成大塊狀薄片剝落;嫩枝被褐色柔毛,老枝無毛,有明顯的葉痕。單葉互生;葉柄長5-7cm,有窄翅;葉片革質(zhì),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,長15-40cm,寬7-14cm,先端短尖,基部寬楔形,邊緣有鋸齒,側(cè)脈25-26對,干后兩面均突起,初時兩面有柔毛,不久脫落,僅在下面葉脈上有毛?;▎紊谥?a href="/w/%E9%A1%B6%E5%8F%B6" title="頂葉">頂葉腋內(nèi),直徑12-20cm;花梗粗壯,被柔毛;萼片5,肥厚肉質(zhì),近圓形,長4-6cm,外側(cè)被毛;花瓣白色,倒卵形,長7-9cm;雄蕊發(fā)育完全,外輪數(shù)目很多,內(nèi)輪較少且比外輪長,花藥長于花絲,頂孔開裂;心皮16-20,胚珠多數(shù)。果球形,直徑9-15cm,不開裂;宿存萼片肥厚。種子扁,邊緣有毛?;ㄆ?-5月?! ?/p>
生境分布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谷溪旁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云南?! ?/p>
化學(xué)成分
樹皮含白樺脂醛(betulinaldehyde),白樺脂醇(betulin),羽扇豆醇(lupeol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白樺脂酸(betulinic acid),楊梅樹皮素(myricetin),3β-羥基羽扇烷-13β,28內(nèi)酯(3β-hydroxylupane-13β,28-lactone),消旋二氫異鼠李素(dihydroisorhamhetin),山柰酚葡萄糖甙(kaempferol glucoside)及槲皮素(quercetin)衍生物等。
葉子含環(huán)木菠蘿烯酮(cycloartenone),正三十一醇(n-hen triacontanol),白樺脂酸及β-谷甾醇等。
果實(shí)、心材含白樺脂醇,β-谷甾醇。果實(shí)還含酸性多糖。果皮含五椏果素(dillenetin)?! ?/p>
功效
【性味】酸;澀;平
【歸經(jīng)】心;大腸經(jīng)
【功能主治】解毒;收斂。主腫脹;痢疾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4-6g。
【各家論述】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根、樹皮:味酸、澀、性平。有收斂、解毒的功能。用于痢疾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
|
關(guān)于“五椏果”的留言: | 訂閱討論RSS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