雞嗉子
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>> 藥品百科 >> 中藥百科 >> 雞嗉子 | 中藥圖典 |
雞嗉子 Jī Sù Zǐ |
|
---|---|
別名 | 野荔枝、山覆盆 |
功效作用 | 清熱解毒,利水,殺蟲。治肝炎,腹水,蛔蟲病,燒燙傷。 |
英文名 | |
始載于 | 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 |
毒性 | |
歸經(jīng) | |
藥性 | 平 |
藥味 | 苦 |
【出處】 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
【拼音名】 Jī Sù Zǐ
【別名】 野荔枝(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鑒》),山覆盆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。
【來源】 為山茱萸科植物頭狀四照花的葉及果實(shí)。秋季采收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 常綠小喬木,高3~10米。嫩枝密被白色柔毛。單葉對(duì)生,革質(zhì)或薄革質(zhì),矩圓形或矩圓狀披針形,長5.5~10厘米,寬2~3厘米,先端銳尖,基部楔形,全緣,上面深綠色,下面灰綠色,兩面均被貼生白色柔毛,側(cè)脈4~5對(duì),在葉下面隆起,與中脈交匯處有明顯的腋窩。頭狀花序近球形,直徑約1.2厘米,具4黃白色花瓣?duì)羁?a href="/w/%E8%8B%9E%E7%89%87" title="苞片">苞片??偘孤研危榷思?,長3~4厘米,寬2~3厘米;花萼筒狀,4裂,裂片圓而鈍;花瓣4,黃色;雄蕊4;花盤杯狀;子房下位,2室。果序扁球形,紫紅色;總果柄粗壯,長4~7厘米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于山坡、溝邊、灌木叢中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【性味】 苦,平。
①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:"性平,味苦。"
②《云南中草藥》:"苦澀,涼。"
【功效與作用】 清熱解毒,利水,殺蟲。治肝炎,腹水,蛔蟲病,燒燙傷。
①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:"消積打蟲。"
③《云南中草藥》:"清熱解毒。"
【用法用量】 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;或研末。外用:葉:研末撒或煎水洗。
【附方】 ①治肝炎,腹水:㈠雞嗉子果三至五錢,水煎服。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㈡雞嗉子葉三至五錢,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
②治蛔蟲癥:雞嗉子果或葉三錢,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
③治小兒疳積,蟲積:雞嗉子葉研末內(nèi)服,或蒸雞蛋吃。(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)
⑤治燒燙傷:雞嗉子干葉適量,研粉外撒傷處。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
⑦治麻風(fēng):雞嗉子葉配方外洗。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
【摘錄】 《中藥大辭典》
|
關(guān)于“雞嗉子”的留言: | 訂閱討論RSS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