婦產科學/胎兒枕后位
醫(yī)學電子書 >> 《婦產科學》 >> 異常分娩 >> 胎位胎兒異常 >> 胎兒枕后位 |
婦產科學 |
|
枕后位約占頂先露的25%,多發(fā)生于骨盆有輕度狹窄的情況下。此類骨盆的入口前半部可能稍狹窄,影響枕前位兒頭的下降、銜接,而后半部則較寬,故胎枕多轉向后方入盆,如宮縮良好,約90%以上將轉成枕前位娩出,約5%不能轉為前位而成為“持續(xù)性枕后位”,最后轉成“正枕后位”娩出。
一、診斷
產前發(fā)現(xiàn)者,無臨床意義,因多數(shù)能轉成枕前位,但臨產后兒頭已銜接而為枕后位者,將影響產程進展,應予重視。
枕后位可在腹部前方捫及胎兒肢體,胎背在腹部一側,位置較靠后,胎心音在腹部側方略遙遠。臨床上,依靠腹部觸診常不易確診,必要時可經陰道檢查或B超檢查確診。
陰道檢查可發(fā)現(xiàn)兒頭的矢狀縫和母親骨盆的斜徑相一致,前囪在其前端,后囪在后。若矢狀縫不易辨認,可依胎兒耳輪所指的方向來辨別。
二、分娩經過
90%以上在強有力的宮縮推動下,將轉為枕前位娩出(圖119)。由于枕后位頭的前俯屈較枕前位差,故兒頭將以周徑較大的枕額徑平面通過產道,且胎頭內旋轉費時(需旋轉135°成正枕前位,圖119),加上骨盆也可能相對狹窄,故產程多延長,胎頭銜接較晚,常有肛門下墜排便感及出現(xiàn)水腫。
少數(shù)不能轉至前位者,可出現(xiàn)下列情況:
1.深橫阻滯 因產力不足或骨盆中段狹窄,胎枕前轉45°即停滯,成枕橫位,稱“深橫阻滯”。除非胎兒小,否則無法自產,須手術助產。
2.正枕后位 胎枕向后轉45°,正對骶凹(圖120)。陣縮強,胎兒較小者,可自產,否則需用胎頭吸引器或產鉗助產。由于胎頭降入盆底時,肩及背部緊隨而下,充塞盆腔,使軟產道極度擴張,加上胎頭又不能很好俯屈,致娩出困難,可造成嚴重的陰道及會陰裂傷。
圖119 枕后位轉成枕前位娩出
圖120 枕后位轉成正枕后位娩出
三、處理
因多數(shù)枕后位能自然轉成前位娩出,但需時較久,故必須耐心等待,注意觀察宮縮、產程的進展及胎心音的變化。對產婦要多加安慰鼓勵,注意防治衰竭及脫水。如進展順利,可聽任自產。如宮口開全超過2小時,兒頭已達坐骨棘,應考慮手術助產??捎锰ヮ^吸引器或產鉗助產。深橫阻滯者,可用胎頭吸引器或將兒頭轉為枕前位或正枕后位始能娩出。會陰較緊者,尤其是初產婦,必須作較大的會陰側切,以免造成深度撕裂。
如并發(fā)宮縮乏力,胎頭遲遲不下及宮口不擴張者,或有頭盆不稱現(xiàn)象者,均應及時剖宮取胎。
胎兒外倒轉術 | 胎兒橫位 |
關于“婦產科學/胎兒枕后位”的留言: | 訂閱討論RSS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