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唇魚心

跳轉到: 導航, 搜索

黃唇魚心
Huánɡ Chún Yú Xīn
別名  
功效作用 胸痛
英文名  
始載于  
毒性  
歸經  
藥性
藥味 、

【拼音名】 Huánɡ Chún Yú Xīn
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石首魚科動物黃唇魚的心臟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Bahaba flovolabiata ( Lin).

采收和儲藏:捕后,剖腹,取出心臟,鮮用。

【原形態(tài)】 黃唇魚,體側扁,一般長約100-150cm。頭中大,吻鈍尖,有吻孔5個。眼中大,上側位??谇拔?,斜裂,上下頜約等長,張口時下頜突出。上頜外行牙較大,尖錐形;內行牙細小。下頜內行牙稍擴大。頦部有2個不明顯小孔。鰓耙5+13,細長。頭部被小圓鱗。頭后半部及體側均被櫛鱗,側線鱗55-58(9/11)。背鰭Ⅶ,Ⅰ-22-25,起點于胸鰭基部后上方。臀鰭Ⅱ-7,第2鰭棘粗長。胸鰭尖長。腹鰭位,外側鰭條略延長成絲狀。尾鰭楔形,幼體尾鰭尖圓。體灰棕帶橙黃色,胸鰭基部腋下有1黑斑。背鰭鰭棘和鰭條邊緣黑色,腹側灰白色,腹鰭和臀鰭淺色。尾鰭灰黑色。
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為近海大型底層魚類,棲息于水深50-60m海區(qū),幼魚棲息于沿岸及河口附近,以蝦、蟹等甲殼動物及小魚為食。

資源分布:我國分布于東海、南海。

【性味】 味甘;咸;性平

【功效與作用】 。主胸痛

【用法用量】 內服:煮食,適量。

【摘錄】 《中華本草》

關于“黃唇魚心”的留言: Feed-icon.png 訂閱討論RSS

目前暫無留言

添加留言

更多醫(yī)學百科條目

個人工具
名字空間
動作
導航
推薦工具
功能菜單
工具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