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鼻咽喉外科/慢性肥厚性鼻炎

跳轉(zhuǎn)到: 導航, 搜索

醫(yī)學電子書 >> 《耳鼻咽喉外科學》 >> 鼻腔疾病 >> 慢性鼻炎 >> 慢性肥厚性鼻炎
耳鼻咽喉外科學

耳鼻咽喉外科學目錄

慢性肥厚性鼻炎(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)為鼻粘膜粘膜下層及鼻甲骨的增生肥厚性改變,一般由慢性單純性鼻炎發(fā)展而來。

病理

粘膜上皮纖毛脫落,變?yōu)閺蛯?a href="/index.php?title=%E7%AB%8B%E6%96%B9%E4%B8%8A%E7%9A%AE&action=edit&redlink=1" class="new" title="立方上皮(尚未撰寫)" rel="nofollow">立方上皮,粘膜下層由水腫繼而發(fā)生纖維組織增生而使粘膜肥厚,久之,可呈桑椹狀或息肉樣變,骨膜骨組織增生,鼻甲骨骨質(zhì)也可呈肥大改變。

臨床表現(xiàn)

(一)鼻塞較重,多為持續(xù)性、常張口呼吸,嗅覺多減退。

(二)鼻涕稠厚,多呈粘液性或粘膿性。由于鼻涕后流,刺激咽喉致有咳嗽、多痰。

(三)當肥大的中鼻甲壓迫鼻中隔時,可引起三叉神經(jīng)眼支所分出的篩前神經(jīng)受壓或炎癥,出現(xiàn)不定期發(fā)作性額部疼痛,并向鼻梁和眼眶放射,稱篩前神經(jīng)痛,又稱篩前神經(jīng)綜合癥。

【檢查】

下鼻甲明顯肥大,或下鼻甲與中鼻甲均肥大,常致鼻腔堵塞。鼻腔底部或下鼻道有粘液性或粘膿性分泌物。②粘膜腫脹,呈粉紅色或紫紅色,表面不平,或呈結(jié)節(jié)狀或桑椹狀(鼻部彩圖2,3),尤以下鼻甲前端及其游離緣為明顯。探針輕壓凹陷不明顯,觸之有硬實感。③局部用血管收縮劑后粘膜收縮不明顯(圖4-2)。

【治療】

(一)血管收縮劑滴鼻液的應用,限于輕型病例。

(二)下鼻甲粘膜下硬化劑注射,其作用機理為硬化劑注射后,可使局部發(fā)生化學性炎性反應,產(chǎn)生疤痕組織,縮小鼻甲體積,改善通氣。常用50%葡萄糖液加15%氯化鈉溶液、5%魚肝油酸鈉或80%甘油等。鼻甲表面麻醉后,用22~23號細長針頭從下鼻甲下緣前端平行向后刺入,勿刺通粘膜,邊退針邊注射硬化劑,直至針頭拔出為止。亦可于下鼻甲前端、中部、后端分3次注射,每側(cè)注射0.5ml,每10天1次,以3~5次為一療程(圖4-3)。

下鼻甲硬化劑注射法


圖4-3 下鼻甲硬化劑注射法

(三)下鼻甲粘膜下電凝固肥厚的粘膜組織,使產(chǎn)生疤痕收縮。在表面麻醉后,電針頭從下鼻甲前端刺入,凝固20~30秒鐘后拔出,電流為10~30毫安。

(四)冷凍手術(shù),是將特制的冷凍頭置于下鼻甲表面做冷凍,每次~2分鐘,使病變粘膜壞死脫落而再生粘膜。

(五)手術(shù)療法,一般治療無效,或粘膜顯著肥厚,或肥厚部分位于下鼻甲后端或下緣,可行下鼻甲部分切除術(shù)中鼻甲部分切除術(shù)。下鼻甲切除不宜過多,原則上不超過下鼻甲的1/3,以免影響鼻粘膜功能或繼發(fā)萎縮性鼻炎。骨性肥大者,宜行下鼻甲粘-骨膜下切除術(shù),既可改善鼻腔的通氣引流,又無損于鼻粘膜的生理功能。

(六)對全身慢性疾病或鄰近病灶如鼻中隔偏曲鼻竇炎等,亦給予適當治療。

參看

32 慢性單純性鼻炎 | 慢性干燥性鼻炎 32
關(guān)于“耳鼻咽喉外科/慢性肥厚性鼻炎”的留言: Feed-icon.png 訂閱討論RSS

目前暫無留言

添加留言

更多醫(yī)學百科條目

個人工具
名字空間
動作
導航
推薦工具
功能菜單
工具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