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牛揣

跳轉(zhuǎn)到: 導航, 搜索

老牛揣
Lǎo Niú Chuāi
別名 細葉馬藺、安胎靈、桑牛牛撲
功效作用 安胎養(yǎng)血。主治胎動血崩。種子功同馬藺子
英文名  
始載于  
毒性  
歸經(jīng)  
藥性
藥味

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老牛揣

【別名】 細葉馬藺、安胎靈、桑牛牛撲

【來源】 鳶尾老牛揣Iris tenuifolia Pall.,以種子入藥。

【生境分布】 遼寧、吉林、內(nèi)蒙古、陜西、寧夏、新疆。

【性味】 微苦,涼。

【功效與作用】 安胎養(yǎng)血。主治胎動血崩。種子功同馬藺子。

【用法用量】 每日~2兩,水煎服。

【摘錄】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
《中華本草》:老牛揣

【拼音名】 Lǎo Niú Chuāi

【別名】 安胎靈
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鳶尾科植物細葉鳶尾的根莖或根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Iris tenuifolia Pall.

采收和儲藏:8-9月果實成熟時采收,將種子剝出,除去果殼及雜質(zhì),曬干。

【原形態(tài)】 細葉鳶尾 多年生密叢草本,高10-35cm。植株基部存留有紅褐色或黃棕色折斷的老葉葉鞘。根莖塊狀,短而硬,黑褐色。根堅硬,細長,分枝少。葉基生;葉片細條狀至絲狀,堅韌,長20-70cm,寬1.5-2cm;無明顯的中脈?;ㄇo長10-20cm,具鞘狀退化葉;苞片4枚,披針形,長5-10cm,內(nèi)有花2-3朵;花便細,長3-4mm;花藍紫色,直徑約7cm,花被裂片6,長4.5-5.5cm,花被管細長;雄藍3;子房下位,花柱3分枝,花瓣狀,先端2裂;子房細圓柱形,長0.7-1.2cm,直徑約2mm。蒴果卵圓狀,長3.5-4.5cm,直徑1.2-1.8cm;種子深棕褐色?;ㄆ?-5月,果期8-9月。
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沙丘、沙礫、草原或山坡。

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、華北、西北及西藏等地。

【性味】 味甘;淡;性涼

【功效與作用】 清熱解毒利尿止血。主咽喉腫痛;濕熱黃疸;小便不利;吐血;衄血崩漏

【用法用量】 內(nèi)服:煎湯,3-10g;或入丸、散。

【摘錄】 《中華本草》

關于“老牛揣”的留言: Feed-icon.png 訂閱討論RSS

目前暫無留言

添加留言

更多醫(yī)學百科條目

個人工具
名字空間
動作
導航
推薦工具
功能菜單
工具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