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土子

跳轉(zhuǎn)到: 導(dǎo)航, 搜索

紅土子
Hónɡ Tǔ Zǐ
別名 比子草、紅土子草、紅清酒缸、過路清、蚍子草、路邊青
功效作用 清熱截瘧。主潮熱;瘧疾
英文名 Herb of Szechwan Podocarpium
始載于 貴州民間藥物
毒性  
歸經(jīng) 肝經(jīng)
藥性
藥味

hónɡ tǔ zǐ

一種顏料,暗紅色或淡紅色,用赤鐵礦研細而成,用來繪畫,也用于建筑方面。也叫鐵丹或紅土。

也是一種藥類

【藥 名】:紅土子

【拼 音】:HONGTUZI

【來 源】: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四川山螞蝗的全草。

【動植物形態(tài)】:四川長柄山螞蝗 小灌木,高約1m。葉柄有疏毛;托葉狹技針形,先端急尖;三出復(fù)葉,頂生小葉披針形,長4.5-7cm,寬l-1.5cm,先端漸尖,基部圓楔形,側(cè)生小葉較小,上面無毛,下面葉脈疏生長毛??偁罨ㄐ蛞干蝽斏?;苞片似托葉,花時脫落;花萼寬鐘狀,萼齒三角形,下唇3齒不明顯,疏生長毛;花冠紫色,長約5mm,旗瓣與翼瓣近等長,龍骨瓣稍短;雄蕊10,單體。莢果有2莢節(jié),半倒卵狀三角形,長6-8mm,寬約5mm,疏生短柔毛。花期8-9月,果期 9-10月。

【功 效】:燥濕清熱

【主 治】:治寒熱往來,潮熱。

性味歸經(jīng)】:苦,平入肝經(jīng)

【用法用量】:內(nèi)服:煎湯,3-9克。

【別 名】:比子草(《中國主要植物圖說.豆科》)、紅土子草、紅清酒缸、過路清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

【動植物資源分布】:分布四川、湖北、貴州、陜西、云南等地。

【拉丁名】:四川山螞蝗Desmodium szechuenense(Craib)Schindl.

【考 證】:出自《貴州民間藥物》。

【生藥材鑒定】:性狀鑒別 莖桂圓柱形,直徑1-1.5cm,具縱棱,表面被柔毛或無柔毛??梢娙鰪?fù)葉,小葉片狹披針形,頂生小葉較大,長4.5-7cm,寬1-1.5cm,先端漸尖,基部圓楔形,邊緣微帶波狀,表面枯綠色,下表面有疏毛茸。有時可見花序或莢果,莢果長約1.4cm,寬約5mm,背部彎曲,有2節(jié),節(jié)深凹達腹縫線,表面具被帶鉤的小毛。氣微,具豆腥氣。

關(guān)于“紅土子”的留言: Feed-icon.png 訂閱討論RSS

目前暫無留言

添加留言

更多醫(yī)學(xué)百科條目

個人工具
名字空間
動作
導(dǎo)航
推薦工具
功能菜單
工具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