砂茴香子

跳轉(zhuǎn)到: 導(dǎo)航, 搜索

砂茴香子
Shā Huí Xiānɡ Zǐ
砂茴香子
別名 沙前胡籽
功效作用 理氣健胃。主脹痛消化不良
英文名 Ferula bungeana Kitan.
始載于  
毒性  
歸經(jīng)  
藥性
藥味 、

【藥名】砂茴香子

【別名】沙前胡

【漢語拼音】sha hui xiang zi

【英文名】Ferula bungeana Kitan.

【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】Ferul bungeana Kitang.

【功效】理氣健胃

【科屬分類】傘形科

【主治】脘腹脹痛;消化不良

【采收和儲藏】8-9月果實成熟時采收,曬干。

【動植物形態(tài)】多年生草本,高30-100cm。植株密被短柔毛。根圓柱形,粗約8mm,根頸殘存枯萎的棕黃色葉鞘纖維。莖單一,有分枝,蒼白色,從下部向上分枝成傘房狀。基生葉蓮座形,柄基部擴展成鞘;葉片輪廓廣卵形至三角形,二至三回羽狀全裂,末回裂片長橢圓形或廣橢圓形,再羽狀深裂,小裂片楔形至倒卵形,長1-3mm,寬1-2mm,常3殂,先端細尖,被密集短柔毛,灰藍色;莖生葉少,一至二回羽狀全裂;上部葉片簡化成披針形葉鞘。復(fù)傘形花序生于莖、枝和小枝頂端,直徑4-12cm;總苞片缺或1-3,錐形;傘輻4-15;小傘形花序有花5-12;小總苞片3-5,線狀披針形;萼齒卵形;花瓣黃色,廣橢圓形,先端內(nèi)彎;花柱基扁圓錐形,花柱延長,柱頭增粗。分生果廣橢圓形,果棱突起,長10-15mm,寬3-6mm,每棱槽中有油管1,合生面油管2。花期5-6月,果期6-7月。

性味】味辛;甘;性平
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研末,1-3g。

【出處】《中華本草》

關(guān)于“砂茴香子”的留言: Feed-icon.png 訂閱討論RSS

目前暫無留言

添加留言

更多醫(yī)學(xué)百科條目

個人工具
名字空間
動作
導(dǎo)航
推薦工具
功能菜單
工具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