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山堇菜
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>> 藥品百科 >> 中藥百科 >> 天山堇菜 | 中藥圖典 |
天山堇菜 Tiān Shān Jǐn Cài |
|
---|---|
![]() |
|
別名 | |
功效作用 | 祛風(fēng)清熱;解毒消腫。主感冒發(fā)熱;疔瘡癰腫;淋巴結(jié)腫大 |
英文名 | |
始載于 | |
毒性 | |
歸經(jīng) | |
藥性 | 涼 |
藥味 | 辛、苦 |
中文名: 天山堇菜
拉丁名: Viola tianschanica Maxim.
科名: 堇菜科 Violaceae
中文藥材名: 紫花地丁
形態(tài)特征: 多年生草本,高2–7厘米,全株光滑。根狀莖短,垂直,比較粗,根黃色或淡褐色。無地上莖和匍匐枝。葉基生,葉片卵狀或長圓狀卵形,比較厚,先端鈍,基部收縮成柄,與葉片近等長,稀長于或短于葉柄,托葉披針形或?qū)捙樞危?/4與葉柄合生,白膜質(zhì),邊緣有稀疏有腺的短流蘇?;?a href="/w/%E4%B8%A4%E4%BE%A7%E5%AF%B9%E7%A7%B0" title="兩側(cè)對稱">兩側(cè)對稱,有長梗,基生;花梗與葉等長或稍超出葉,苞片2個,披針形,沿緣具腺,著生在中部以下;萼片長圓狀卵形,先端漸尖,基部附屬器短,圓形;花瓣淡紫色或下面的黃白色,有紫色小條紋,倒卵形,側(cè)瓣無髯毛,下瓣倒心形,基部有短距,稍長于萼片附屬器。子房光滑。花柱先端彎曲,有小喙。蒴果卵形,光滑。花期6–7月,果期7–8月。
生境: 生于高山和亞高山草甸及水溝邊,海拔在3.000米以上。
藥用部位: 全草
功能與主治: 清熱解毒,消腫。治感冒頭育,眼睛腫痛,腸炎,痢疾等;外敷治療瘡腫毒。
|
出自A+醫(yī)學(xué)百科 “天山堇菜”條目 http://www.mad4yublog.com/w/%E5%A4%A9%E5%B1%B1%E5%A0%87%E8%8F%9C 轉(zhuǎn)載請保留此鏈接
關(guān)于“天山堇菜”的留言: | ![]()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